據業內人士預測,2015年將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一年,因為國內的機器人企業將高速增長,同時全球企業在中國的布局基本完成,將進入國際市場進行檢驗。如果2015年和2016年中國機器人企業把握住這個機會,就有可能在整個高端裝備制造業站穩腳跟。
201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36860臺。其中,國產品牌只占8%。在“機器換人”背景下,民族產業如何發展壯大,在井噴的市場中分羹?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、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和聞鼎傳媒公司等單位承辦的“2014中國(義烏)機器換人高峰論壇”不久前在浙江義烏舉辦。與會專家建言,大力扶持本土工業機器人做強。
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顧問朱森第在會上提出,要打造制造強國,必須加快發展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。他建議,機器人市場“熱”的同時要“冷”思考,在鼓勵應用的同時,要加大對國產智能裝備產業的扶持力度。浙江大學校長助理、機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世強同樣呼吁,用戶企業要給國產設備制造商相對寬容的應用環境和機會,政府要積極引導并給與補貼扶持。
“機器換人”其實不是新話題,是人類永恒的主題。中國工程院院士、浙江大學教授譚建榮強調,從全球經濟發展來看,產能過剩將長期存在,“機器換人”要從實際出發,切忌一窩蜂,既要抱積極的態度,又要十分謹慎。
引領制造業轉型升級
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會長張鈺晶說,國際金融危機以后,對中國制造業來說,人口紅利逐漸消失,勞動力短缺,成本急劇上升,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,中國制造模式和發展模式不可持續,急需轉型升級。工業機器人產業作為高端智能制造的代表,帶來了制造業在模式、理念、技術等多層次的變革。
“機器換人”是中國走向制造強國的重要一步。朱森第告訴記者,目前,中國的制造業現狀是大而不強,從大國走向強國是未來若干年中國制造業的方向。
朱森第強調,從制造強國的綜合指數來看,在由4個一級指標(規模發展、質量效益、結構優化、持續發展)及18個二級指標構成的制造強國評價指標體系中,中國2012年綜合指數為81.4,同年美國為155.9,日本為121.3,德國為110.7。
必須在質量效益,結構優化,持續發展上優化制造業,制造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。朱森第指出,我國制造業必須實現四大轉變,即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,由低成本競爭優勢向質量效益競爭優勢轉變,由資源消耗大、污染物排放多向綠色制造轉變,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。其中,一條主線就是融合,包括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,產品與服務的融合,信息化與精益化的融合,互聯網與制造業的融合。
“未來若干年之內,中國制造業轉型要著眼于‘E的三次方’,即效率,能源與排放,人體工程學方向。”朱森第說,要達到這個目標,中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。因為我國工業化進程還沒有完成。從中國制造業發展水平看,行業水平參差不齊,有的企業甚至還維持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水平。因此,中國要實現智能制造,必須加快工業2.0補課,3.0普及,4.0示范。
在此背景下,智能制造呼之欲出,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要借力智能制造。其市場廣闊,帶動性強。首先要發展智能制造裝備,發展智能裝備首先要發展智能裝置,包括:工業機器人、伺服系統、傳感系統、數控機床、激光加工系統、執行系統、光電子器件、激光器、智能工藝裝備等。朱森第指出,“在智能裝置當中,機器人是很重要的一塊。”
合理規劃產業發展
工業“機器換人”將有廣闊的應用前景。張鈺晶指出,目前,除汽車行業應用較為廣泛外,未來,工業機器人還將應用于機械加工、食品、紡織服裝、電子、化工,物流、包裝、裝配、檢測等行業。
張鈺晶說,有關數據顯示,2013共3.7萬臺工業器人在中國市場上銷售,是2012年的3倍。珠三角、長三角地區已經開始“機器換人”計劃。自2012年起,浙江省加快推進產業升級,全面推進“機器換人”。計劃在未來五年,每年實施5000個機器換人項目,實現5000億元機器換人投資(簡稱“機器換人555推進計劃”)。
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聶爾來指出,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園(基地)已經超30個,規劃面積超2.8萬畝,到2020年規劃投資額超5000億元。
“機器換人”市場熱并不是偶然,譚建榮表示,“這是大勢所趨,形勢所迫,是人類永恒的主題。”從蒸汽機替代紡織工人開始,工業發展的過程實質就是不斷進行“機器換人”的過程。
譚建榮說,我國人口紅利已經過去了,招工難將長期存在。特別是一些特殊工種,比如說噴涂、焊接、危險的有毒有害、高污染的行業,以及勞動密集型的行業,都需要“機器換人”。
與巨大的市場需求相比,機器人產業發展卻面臨很多的挑戰,張鈺晶表示,例如,一次性投入大,成本回收期長,技能人才短缺,政府政策激勵不夠,商業模式不清晰,本土品牌工業機器人與外資品牌相比競爭力仍有較大差距等。
從我國機器人現狀看,2011年,世界機器人聯合會統計顯示,工業機器人的密度世界平均水平(每萬名員工擁有數)是55臺,中國是22臺,2012年中國提高到23臺,但與韓國、日本還有很大差距。
聶爾來指出,從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特點看,首先,產業化程度低,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尚未形成。當前我國的機器人生產都是根據用戶的要求定制,存在批量小、零部件通用化程度低、供貨周期長、成本較高,產品低端,而且質量、可靠性差等。產業鏈尚未形成。二是市場占有率低,專業從事機器人開發應用的企業約300多家,但以集成應用為主。三是基礎零部件制造能力差,交流伺服電機、RV減速器、控制器等關鍵部件依賴進口。加之長期受到國外品牌的打壓,以及機器人基礎研究水平不高,研究隊伍小,缺乏人才,等等。
針對行業發展現狀,朱森第提出了“機器換人”的路徑選擇:一是選擇合適的機器人、急需的工序自行改造,改善作業環境、提高生產效率。二是由點到線、由線到面、逐步擴展。三是以數字化、智能化為目標,根據企業實際分階段實施。四是改進工藝流程、改變生產組織。五是系統集成商承包自動化數字化生產線。六是創新制造模式。
培育民族品牌機器人
“要實現智能制造,需要發展智能裝備,眼前最緊迫的任務是首先要把智能裝置發展起來,機器人是很重要的一塊。”朱森第說,“如果裝備企業沒有發展起來,我們智能制造口號提出來了,應用推開了,最后即便實現了智能制造,但我們用的智能制造的裝備都是國外的,這不是我們要看到的局面。”
機器人“熱”應該帶動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。朱森第表示,目前我國機器人產量僅占市場需求量的8%左右,在市場如此紅火的情況下,勢必大量采用國外品牌機器人,這對我國機器人產業來說是一個嚴峻的局面。
結合浙江省“機器換人”的實踐經驗,朱世強分析了當前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。他說,作為用戶而言,有很多企業表示無從下手。“機器換人”到底怎么做,設備在哪里?什么情況下可以“機器換人”。很多企業表示找不到路徑。
從設備制造商的角度來說,浙江省提出“機器換人”之后,很多企業感覺“到處都是市場”,但是有一些業務不敢“吃”,有一些業務抓不住。而且,很多企業家總是覺得國外的設備比國內的好。朱世強坦言,“客觀講,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水平尤其是高端制造業的水平比國外是有差距的。”
朱世強告訴記者,“浙江省的‘機器換人555推進計劃’實施以后,全省的制造業一定會在經歷一番洗牌之后得到一定的提升。但是如果沒有借機培育出我們自己的裝備,到時,遍布各地的仍然是國外的裝備和機器人。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遺憾的事情。”
統計顯示,2013年,中國工業機器人購買量首次超越日本,成為全球最大的買家。聶爾來指出,2014年上半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進口數量高達3.5萬臺,進口金額達4.57億美元。
“機器人市場被外資品牌占據存在巨大的隱患,如果產業的核心東西——裝備掌握在人家手中,跨國公司將收取巨額的維護費。”朱世強表示,從以往經驗看,機器人本身價格不貴,但維護費用和配件價格高得不得了。所以,要利用“機器換人”的機遇培育民族品牌的裝備產業。
“企業家要承擔培育民族裝備制造業的責任。應該允許國內裝備制造業有一個成熟的過程。”朱世強呼吁,一方面用戶企業要應用國產設備,一方面政府要對制造企業給予扶持和資金補貼。
既要掌握市場,又要學會如何把握住市場,為我所用,服務于國產設備的發展。朱世強說,在宏觀層面上,需要進一步厘清思路。一方面,國產的設備制造商要加快技術研發與水平提升,另外一方面,全社會要給國產設備制造商多一些應用的機會。
浙江理工大學教授陳文華告訴記者,浙江省經信委近日對30個工業行業、567家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,53.4%的企業表示機器換人一次性投入大、成本回收期長,以企業現有財力無力承擔,只有在政府加大政策激勵力度時才會考慮發展。另外,69.7%的被調研者希望政府按照自主研發設備投資額,給予相應財政補助。
“加快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步伐已可不容緩。”朱森第強調,一定要在鼓勵應用的同時,扶持民族產業加快發展。他認為,我國機器人產業未來發展的著力點是:加強工業機器人關鍵部件的研發與產業化;發展應用集成商,帶動各行各業應用工業機器人,培育發展工業機器人市場;促進應用的同時,加大支持產業的力度;加強產業共性技術研究,掌握核心技術,面向未來,要著力工業機器人前沿技術研究和軟件開發。同時,要盡快形成一支學科帶頭人和技能人才隊伍。